容错机制让改革创新者甩开膀子【3】

 2024-03-13 | 作者: 成功案例

  最近,“容错机制”一词如一石入水,引起广泛热议。其鲜明的导向就是: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宽容“探索性失误”,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勇谋善为。建立容错免责机制,辩证对待探索中的失误,一定要坚持底线原则;及时保护那些真正的改革创新者;健全纠错机制,既纠偏纠错,又能引导干部严以用权、科学民主决策。本期“大家谈”关注以上话题。

  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洗碗越多,失手打破碗的概率就越高,落埋怨、受责备的可能性越大,有人把这归结为“洗碗效应”。工作中不乏这样的事例,以创造精神抓落实的干部,因有些失误被说三道四,在考核测评、干部任用中也容易吃亏。若放任这种现象,“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会慢慢的多,任劳任怨的“洗碗者”会慢慢的少。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都可能有失误,更何况是“摸着石头过河”、正在啃改革硬骨头的今天,即便再小心细致,也难免犯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强调,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容错机制的提出,将彻底打破这种干不如站、站不如唱的“洗碗效应”,让各单位的排头兵轻装上阵,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干部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

  凡事总得有个度,容错也要有前提。干部在改革探索中的错误,要辩证分析,区别对待。

  容错,容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中发生的探索性失误。这种改革一定要符合群众利益诉求,符合民主决策程序,确实能形成社会运转良性循环,有较高经济社会价值。如果借“改革”之名,不经过科学认证,不经过集体决策,违背客观规律和认知常识,大搞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和短命工程,肯定不是真正的改革。最终撂下“政灾”包袱,让组织和群众以“容错”方式去吞下苦果,是不行的。

  容错,必须要有成本底线。如果出发点是好的,理论推演也行得通,但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民众意愿等条件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就急于求成,导致巨额财政资金浪费、社会秩序混乱、民生出问题,甚至会出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这种成本太大的改革错误,也是难以容许的。

  出于被误解为不愿担责的顾虑,“试错”干部往往不愿提出免责申请。因此,容错免责机制应当主动响应。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护每一位善意履职、敢于担当的干部,也更充分地体现组织对干部的关心关爱。

  容错免责应在心理疏导、责任研判和澄清保护等多方面主动响应:一要主动沟通交心,及时与“试错”干部面对面谈心谈话,了解个人思想、化解心理顾虑,让干部向组织说出心里话。二要主动研判认定,在认定时采取公开听证、第三方评估等方法,厘清“试错”干部责任。在运用上坚持区别对待,对主观上为公为民、客观上尽职尽责的干部,赋予免责,撑腰打气;对负有责任的干部,采取对应处理解决措施,不让“豁免权”成为“挡箭牌”。三要主动澄清保护,干部通过组织认定免于问责后,及时给予公开、权威的组织认定,帮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轻松上阵。

  在一心为公、严格履职的情形下,因工作经验、环境条件等诸多坏因综合影响,工作上出现一些失误、偏差,组织上要给予必要的理解、包容和支持,解决好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也不能因怕干部背心理包袱,照顾干部情绪,而放弃对错误决策、错误施政的主动纠错。

  宽容失败、允许试错,不等于不纠错。纠错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当偏差、失误初见端倪时,及时纠偏纠错,避免放任错误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其实这也是对干部最好的关心爱护。建立容错机制的同时,要建立完善配套的纠错机制,正确地处理好纠错与责任追究的关系,把向党的事业负责与向干部本人负责统一起来,既保护好干部的责任担当精神,又要通过教育提醒,督促干部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要注重引导干部加强对决策规律的研究,决策前多开展调研,坚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搞好科学论证,规避再犯类似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