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月10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向连)1月10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服务“海上新广东”建设新闻发布会,广东海事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服务“海上新广东”建设的有关情况及成效。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广东海事局和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推出了一揽子创新举措,推动了广东海洋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上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全力服务“海上新广东”建设。
广东作为海洋大省、贸易大省和航运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近年来,广东全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蓝色经济”驶入快车道,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广东海事局副局长郭伟斌介绍,海事部门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保障水运物流畅通,服务海上新业态,推动航运绿色转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相互连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水运物流保通保畅方面,广东海事局推进珠江口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助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投产。2024年,安全保障广东进出港船舶652.5万艘次,运输货物27.6亿吨,集装箱4687万标箱,同比均呈增长态势。
服务海上新业态方面,截至2024年底,助力建设全省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33个,总装机容量1215万千瓦;保障全省10个海上养殖平台、109个重力式网箱的安全建设;助推乌石“23-5”油田群项目顺利投产。
推动航运绿色转型方面,广东海事局明确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水路运输有关标准,助力“新三样”出海。引导船舶使用清洁、绿色、低碳能源,推进制度性、技术性减排,推动港口船舶岸电改造和使用,支持新能源船产业高质量发展,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相互连通方面,广东海事局制订了通航安全保障方案,保障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狮子洋通道顺利开工建设,解决港珠澳大桥江海桥梁航道便利通航问题。
今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广东历来是全国水路春运的主战场,今年广东海事部门将会采取哪些举措来保障旅客的平安出行和物流畅通?
广东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钟锡泉表示,广东海事部门将针对今年水路春运的特点,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做好春运期间水上交通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工作,让旅客的水路出行“平安、便捷、温馨”。
海事部门将扎实推进涉客船舶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做好对琼州海峡客滚船、“夜游船”、高速客船、邮轮等所有参与春运运输的涉客船舶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
针对重点水域,将调派万吨级海巡船“海巡09”、海事直升机、海事无人机等执法力量,加强对琼州海峡、珠江口等重点水域的巡航检查力度,采取“智慧巡航+海上巡航+空中巡航”的模式,做好水上交通调度,确保通航水域安全顺畅。
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海事部门将为运输煤炭、天然气、粮食、农资等民生重点物资的船舶开通绿色通道,采取优先安排引航、优先安排进出港、优先安排靠泊卸货措施。
春运期间,客流高峰和大雾、寒潮大风天气可能会影响旅客安全,钟锡泉表示,将增派执法力量现场值守,严查船舶超载行为,严格落实极端天气船舶禁限航措施,配合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维护好通航环境和交通秩序,保障水上运输安全、畅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