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石化学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年,全球市场复杂动荡,各类风险交织叠加。面对俄乌冲突、能源危机、全球通胀、美联储加息、汇率波动、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冲击,公司负重前行、砥砺奋进,主业扩产增效的同时,继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循环、降解业务,提升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70%;经营成本34.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4.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77%。
报告期内,公司塑料制品实现营业收入1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36%,占公司2022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36.87%。公司的改性塑料粒子和塑料制品主要使用在于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等领域。为继续巩固公司主业的市场地位,提升规模效益,公司在报告期主要实施项目如下:
(1)年产40,000吨改性塑料扩建项目。该项目为募投项目,位于广东清远,已于2022年2月建成投产。
(2)改性塑料粒子及电线电缆制品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实施主体为湖南聚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股65%,主要生产改性塑料粒子及电线电缆制品。该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实现从开工建设到建成盈利,2022年度实现出售的收益2.01亿元,净利润1093.97万元。
(3)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一期)。该项目实施主体为湖北聚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建设内容为改性塑料粒子、EPP(发泡聚丙烯)、智能保温箱及汽车零部件,位于湖北省江陵县,项目先期5000吨EPP(发泡聚丙烯)已于2023年2月建成。
(4)池州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该项目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为池州聚石化学有限公司,设计年产能5万吨无卤阻燃剂,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目前项目仍在建设中。
(5)安庆石化生产基地(一期)。该项目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为安庆聚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股90%,建设内容为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及中试实验中心,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目前项目仍在建设中。
(6)液晶显示器导光板、扩散板扩产项目。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常州奥智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持股51%,项目计划搬迁4万吨扩散板、导光板产能、新建扩散板、导光板产能5.4万吨,项目落成后将达到年产能约9.4万吨。项目位于江苏常州,预计2023年建成。
(7)龙华化工2万吨五氧化二磷和10万吨多聚磷酸项目。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安徽龙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股66.87%,项目设计产能2万吨五氧化二磷和10万吨多聚磷酸,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将依据业务需要逐步建成。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开展液化石油气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时热情参加被委托方海德化工的破产重整。2023年,海德化工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化工原料业务将由阻燃剂、磷化学产品(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聚苯乙烯(PS,项目建设中)、液化石油气产品组成。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通过开展建筑模架、EPP循环保温箱和PP循环中空板包装箱的租赁业务,分别替代一次性木质建筑模架、白色泡沫箱和纸箱。公司生产的箱体不仅强度高可重复多次使用,破损后回收还可作为回收料添加入新箱体的生产,直至塑料性能老化,仍可回收降级生产为建筑模板使用。
报告期内,公司的可降解塑料研发取得一定进展。一旦成熟,将全面应用于公司现在存在膜材产品。
公司设立聚石研究院(广东聚石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除了为公司各项业务提供研发支持,还通过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广泛布局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物制药薄膜、化学原料药产业化生产、洗衣凝珠膜、石墨烯导电导热应用、有机光伏等新材料前沿专利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有博士1人、研究生38人、本科84人等合计331人。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中国境内授权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境外授权发明专利1项。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系一家拥有核心原创技术及专利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化工原料和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化工原料包括阻燃剂、磷化学产品、液化石油气产品。化工新材料包括改性塑料粒子及塑料制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司围绕化工新材料业务,向产业链上游整合化工原料业务,向下游拓展应用产品,同时布局循环、降解业务,逐步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并与众多国内外有名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与销售体系,通过持续性的科研投入及产品创新,形成了“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紧跟新材料行业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的新趋势,一直在优化升级现有阻燃剂、磷化学产品、改性塑料粒子、塑料制品等化工材料技术,推动下游材料应用技术的迭代创新;同时积极做好前沿新材料的技术储备和知识产权布局,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慢慢地增加与国内研究机构及高校的合作,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化所、广东工业大学、常州大学,储备了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物制药薄膜、化学原料药产业化生产、洗衣凝珠膜、石墨烯导电导热应用、有机光伏等一批新材料前沿专利技术,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公司设立供应链子公司,主要是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综合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全球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保障子公司主要原材料的稳定、安全的供应,同时经营超额采购部分的对外贸易。
公司生产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即按照每个客户订单需求来做生产计划和安排,并自主组织生产。从具体流程来看,各事业部销售部门将客户订单报送至物控部门,物控部门在做核算后下达生产指令单至生产部,生产部根据指令单及产品要求回复产品交期并组织生产。部分客户订单较为稳定或对交货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针对此类客户,公司依据产品类型及客户的真实需求设定一定量的安全库存,客户下达订单后优先从库存发货。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内销与外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系将产品通过国内渠道或一般贸易出口等方式直接销售给国内外客户的方式。经销模式下,公司与境内外合作经销商均为买断式经销,公司将产品交付后便不再继续对产品做管理和控制,产品的风险和报酬即转移给经销商。外销模式下又分为一般贸易出口、进料深加工国内转厂、进料加工出口。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化工原料包括阻燃剂、磷化学产品、液化石油气产品。化工新材料包括改性塑料粒子及塑料制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等领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
塑料与钢铁、木材、水泥一同构成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性材料,但传统塑料存在功能单一、强度低、耐热耐磨及抗冲性能差等弱点,不足以满足现代不一样的行业对材料环保、功能方面的新要求。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透光率、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技术领域。改性塑料克服了普通塑料耐热性差、强度和韧度低、耐磨及抗冲性差的缺陷,同时还赋予材料阻燃、耐候、抗菌、抗静电等新特性。改性塑料优越的综合性能使其下游应用场景范围进一步拓展,目前,改性塑料下游覆盖家电、汽车、通讯、电子电气、医疗、轨道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
塑料属于舶来品,国际塑料加工技术起步早,海外大型外资企业在配方研发、加工制造、品牌质量等方面都相对领先,已拥有了成熟稳定的产业链体系。我国改性塑料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21世纪依托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发展逐步兴起。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15年我国改性塑料的消费量平均增速为15%,上涨的速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2010-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年产量由705万吨提升至2100万吨,复合增速10%左右;改性化率由2010年的16.2%增长到2020年的21.7%。塑料改性化率是衡量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塑料改性化率持续提升,但较全球塑料改性化率47.78%仍有很大空间。
改性塑料作为“中间品”产品,其下游应用客户的真实需求差异大,公司经过多年科研投入和经营发展,掌握产品的配方设计、制备工艺、性能测试和细分应用等核心技术,形成从化工原料到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可以依据产业链上不同定位客户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从需求分析、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应用评估到专业服务的定制化新材料解决方案。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较快,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行业经验积累、较强的研发创新及资源整合能力,并有效解决客户对材料特性的个性化需求,技术门槛较高。
PS扩散板是公司的主要改性塑料产品之一,其透光率、雾度等光学特性能优异,主要使用在于液晶电视背光模组中,为液晶面板提供面光源。根据《Omdia电视显示屏&OEM情报服务分析》(Omdia’sTVDispay&OEMInteigenceService),众望所归的全球顶级韩国和中国电视制造商液晶电视面板订单需求复苏马上就要来临。Omdia估计2023年第二季度有望实现19%的年同比强劲反弹,同时预计其采购量将达到1.614亿片或年同比增长8%,50英寸及以上尺寸屏幕的出货量将更为显著。如果该2023年的采购计划切实推行,则市场将恢复到2020年采购量的峰值水平,比过去四年中等水准高出3%。公司光显材料制品扩散板、导光板业务有望获得比较大增长。
汽车是公司改性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轻量化成为车用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汽车行业稳步复苏,改性塑料需求较快增长。据《汽车轻量化设计的技术路线分析》(刘青),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车重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汽车轻量化慢慢的变成了大势所趋,改性塑料的单车使用量有望逐步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5%。中国汽车越来越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成为全世界主要的出口国之一,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5.6%。2022年11月21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逐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当前扩大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汽车行业有望持续复苏,为改性塑料贡献主要的需求增量。
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是公司重点布局和发展的业务,目前主要是塑料建筑模架、EPP循环保温箱和PP循环中空板包装箱的租赁。可循环包装行业受到国家重点支持,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引导塑料包装行业向高端智能、绿色环保、可循环方向转型发展,鼓励“绿色包装”产品及服务为行业发展的重点。2021年4月《关于做好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决定在全国推广应用标准化物流周转箱,以快速推进物流包装绿色转型,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2021年12月,国家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推进生物降解塑料的产业化与应用。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并且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决定组织并且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可循环使用的塑料制品市场将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虽为改性塑料大国,但不是改性塑料强国。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部分处于模仿阶段,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产品多处于中低端市场,中高档产品依赖进口,呈现通用技术产品多,高技术、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少的局面。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为指引,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打造具备高科技附加值的产品体系。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业务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专利和非专利技术体系,搭建了国际化的研发营业销售平台,并热情参加国际竞争,融入国际高端供应链体系,赢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系国内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商。
在无卤阻燃剂领域,公司顺应全球新材料绿色化的发展的新趋势,核心产品符合国际RoHS、REACH、WEEE标准,阻燃和环保性能突出,受到国际知名化工企业AkzoNobe(阿克苏诺贝尔)、PPG(庞贝捷)、Sika(西卡)等的认可,在聚烯烃用无卤阻燃剂细分市场中,位居前列。在磷化学产品领域,公司子公司龙华化工的五氧化二磷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高纯度多聚磷酸产品得到天赐材料(002709)认可,大多数都用在制备六氟磷酸锂。
在改性塑料领域,公司的改性塑料粒子及制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等领域。其中,节日灯饰类粒子通过美国ULQMTO2认证,系无卤阻燃聚丙烯市场的领先者,与力升集团、中裕电器(Wa-Mart和Costco的供应链企业)等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关系;电子电器类粒子得到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美的、格力、格兰仕的认可;汽车类粒子及制品进入日产、大众、小鹏、蔚来等国内外有名的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光显类制品,通过技术整合,经营协同,使得公司成为韩国三星电子、韩国LGE、海信等国际有名的公司PS扩散板全球核心供应商或间接供应商;可循环使用的塑料制品方面,公司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一期)先期5000吨EPP(发泡聚丙烯)已于2023年2月建成,是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EPP单体工厂,为公司循环业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分子改性材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是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高分子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突破,产品性能和品质将逐步与国际领先水平竞争,以此来实现对进口材料及产品的逐步替代,行业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众多,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与国际大规模的公司相比,我国改性塑料行业整体技术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国产牌号以中低端牌号为主,进口牌号多以高端牌号为主。受中美贸易战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逐渐重视供应链建设,要求供应链稳定可靠,强调自主可控,这也为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创造了新的机遇,逐渐从低端的、偏加工的、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向高端研发和高端制造业过渡,降低高端改性塑料的对外依存度。
除此以外,受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市场对环境友好、低碳节能、可循环利用、可回收降解的改性塑料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可循环利用塑料、可回收降解塑料将逐步替代传统塑料制品。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和企业收购,获取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包括无卤阻燃剂化学合成与复配应用技术、阻燃改性塑料制备技术、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技术等方面,形成涵盖化工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核心技术体系,主要通过在原料配方组合、生产设备的设计调整,制备相应阻燃剂、改性塑料粒子及制品,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报告期内,公司“聚丙烯用聚磷酸铵基无卤阻燃母粒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创新清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高强度阻燃PP蜂窝复合板”、“无卤阻燃装饰用聚乙烯材料”、“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无卤阻燃增强PC材料”“织物涂层用聚磷酸铵阻燃剂”、“塑料用无卤素膨胀阻燃剂”、“聚丙烯用聚磷酸氨基无卤阻燃母粒”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知识产权项目新增申请数53个,其中发明专利35个;知识产权项目新增取得授权数量63个,其中发明专利31个。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知识产权项目取得授权数量312个,其中发明专利153个,实用新型134个,外观设计2个,软件著作权10个,境外专利13个。
公司深耕改性塑料行业多年,紧跟新材料改性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在专业的开发团队以及完善的创新管理体制下,逐步确立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研发战略,并通过持续的研发技术投入、产品迭代创新、全球营销体系搭建、产业链融合布局等,打造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形成了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具有的主要竞争优势如下:
公司设立聚石研究院(广东聚石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直在优化升级现有阻燃剂、磷化学产品、改性塑料粒子、改性塑料制品等化工材料技术,推动下游材料应用技术的迭代创新,为公司各项业务提供研发支持。同时,公司作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慢慢地增加与国内研究机构及高校的合作,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化所、广东工业大学、常州大学,储备了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物制药薄膜、化学原料药产业化生产、洗衣凝珠膜、石墨烯导电导热应用、有机光伏等一批新材料前沿专利技术,积极做好前沿新材料的技术储备和知识产权布局。
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有博士1人、研究生38人、本科84人等合计331人。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中国境内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外观涉及专利2项,境外发明专利1项。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专利软著等312项,其中,中国境内发明专利153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中国境外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10项。公司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布局保护核心技术工艺,涵盖了公司核心产品生产制备方法、工艺工序改进、自动化系统软著及应用领域研究等。
改性塑料行业下游客户的真实需求差异大,产品品种繁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公司通过持续性的科研投入及产品创新,形成了“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经营模式,按照每个客户不同的需求,提供从需求分析、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应用评估到专业服务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会参与或联合客户研究开发新产品,依照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及时作出调整阻燃剂以及其他助剂的配方构成、改良生产的基本工艺,制造出客户满意的产品,有效提升公司客户粘性和市场竞争力。
为持续完善公司产业链融合优势,公司通过研究成果转化及企业收购的方式拓展现有产品的上下游,上游延伸可提高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掌控能力,逐步减少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下游拓宽有利于公司产品性能的优化升级,增加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范围。来保证公司生产经营高质量、稳步发展。
公司深耕改性塑料行业多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程序,通过严谨的产品设计、严格的供应商管理、优良的生产检测工艺、及时有效的售后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产品质量的管理贯穿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流程。公司遵循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美国UL、欧盟RoHS、REACH等管控标准,并在整个业务运行的体系环节推行ERP、PDM、CRM、OA系统建设,运用PDM进行研发设计和质量管控。公司还不断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为稳定和加强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公司深耕改性塑料行业多年,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产品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积累了一批国内外优质客户。公司坚持“聚焦战略客户,创新协同成长”的理念,在拓展某一细分应用领域的客户时,倾向于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发该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企业,待其成为公司的战略客户后,围绕客户制定相应产品研制计划,与战略客户共同成长。
公司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不同细致划分领域的优质客户生态。无卤阻燃剂的客户有国际知名化工企业AkzoNobe(阿克苏诺贝尔)、PPG(庞贝捷)、Sika(西卡)等;磷化学产品的客户有国际知名的电池材料企业天赐材料等;节日灯饰类改性塑料客户有全球知名的节日灯饰类生产企业力升集团、中裕电器(Wa-Mart和Costco的供应链企业)等;家电类改性塑料客户有中国知名家电品牌美的、格力、格兰仕;汽车类改性塑料的主要客户有东风日产汽车一级供应商佛山新明纤维树脂制品有限公司、一汽大众一级供应商宝适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等;扩散板、导光板客户有韩国三星电子、韩国LGE供应链企业韩国JINFU等。
公司知名客户对进入其供应链体系的供应商均有严格的认证标准,会综合考量供应商信誉、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合格供应商认证周期一般为一至两年,供应商转换成本比较高,正常情况下不会轻易来更换。因此,优质的客户结构保障了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并提升公司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具备二十多年的改性塑料从业经验,对改性塑料行业的产品特性、市场结构、应用方向、技术革新具有深刻的理解力和前瞻的判断力。多年来,正是凭借核心管理团队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制定了符合公司的经营战略,保障公司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随着产品体系的扩大,公司做了事业部制改革,赋予各事业部更多的决策权限,提升员工参与经营的积极性,拓宽中层干部的职业发展路径,培养更多未来管理人才。今后,公司将继续以事业部制和平台化战略为依托,逐步优化以“品牌、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输出,结合市场化运营”的战略合作发展模式,有序建设生产基地,提升管理上的水准,提高经营效益,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改性塑料行业的核心技术在于配方及制备方法,不一样的客户及应用场景对改性塑料性能有不同的要求,慢慢地加强改性技术配方的研发水平是保证公司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的重要的条件之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66项(其中,中国境内发明专利153项,中国境外发明专利13项),并掌握了多项非专利核心技术。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或核心技术泄密或被他人盗用的可能,一旦核心技术泄密或被盗用,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存在关键技术被侵权的风险。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有着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公司专利及非专利技术的重要参与人,并担任现有研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拥有一支成熟稳定、专业能力强的核心技术人员队伍,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是公司持续创新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业内企业对优秀技术人员的需求日渐增加。若因为激励机制有效性不足、工作满意度下降等问题造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对公司的研发实力及技术一马当先的优势造成负面影响。
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比重较大,短期内原材料价格大大上涨可能导致公司利润下滑。公司大多数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数量和质量均能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需求,其价格波动幅度主要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供需状况等因素影响。其中,原油系公司主要原材料PP、PE、PS等通用树脂材料的源头,其价格走势决定了下游化工产品的主要成本,通过产业链层层传导并最终影响公司产品成本。由于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等领域,下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因此,一旦原材料价格骤然上涨,将导致产品成本上升无法完全、及时传导给下游客户,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0年、2021、2022年公司子公司常州奥智(合并)光学板材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11%、19.72%、16.32%。光学板材中PS扩散板业务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主要客户韩国三星电子、韩国LGE的经销商韩国JINFU的销售收入占扩散板业务收入的22.85%、42.57%。PS扩散板业务存在对大客户依存度高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资产规模与营收规模均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公司各企业并购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生产基地的陆续建成,公司的资产、业务、机构和人员规模进一步扩张,公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资源配置和内控管理的复杂度不断上升,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排除出现公司内控体系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扩张,而导致公司运营效率下滑、成本费用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从而损害公司的竞争力的情况。
公司属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虽然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高标准的环保措施,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部分化学品原料,存在易燃、易爆、腐蚀、有害等特性,如在运输、存放和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则可能引起泄漏、火灾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未来若对于“三废”排放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或因人为疏忽出现安全事故,将直接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公司面临环保和安全生产的风险。
2022年度,公司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合计为100,503.3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72.54%,公司随着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应收账款余额可能还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如果将来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恶化、出现经营危机或者信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产生坏账风险或流动性风险。
本报告期,公司未计提商誉减值。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8,559.11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在未来每个会计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常州奥智、龙华化工、冠臻科技、普立隆未来业绩大幅下滑,不排除将再次发生商誉减值的可能。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自筹资金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大量固定资产,每年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将大幅增加。若因项目管理不善或产品市场开拓不力而导致不能如期产生效益或实际收益低于预期,则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将提高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加大公司经营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的改性塑料行业属于技术较为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从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凭借品牌和资金优势,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形成自身竞争优势,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德国拜耳、美国普立万、金发科技(600143)等相比,在销售规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产品质量、市场开拓等方面保持竞争力,将导致公司在细分市场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面临市场份额减少,盈利能力下降,甚至核心竞争优势丧失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化工原料和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需求受宏观经济和下业景气程度影响较大。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节日灯饰、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汽车、光学显示、医疗卫生等领域。但若未来下业如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受国内外宏观经济、进出口贸易环境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利变化,公司所处行业的需求增速可能放缓,进而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业务收入131,738.45万元,外销收入占同期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44%,公司报告期内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2,474.64万元(负数代表收益)。人民币汇率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若未来美元、奈拉等外币的汇率发生剧烈波动,将对公司的业绩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起汇兑损失的产生,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5,741.55万元,同比增长55.7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93,935.97万元,同比增长5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4.84万元,同比下降4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15.51万元,同比增长158.40%。
1、改性塑料无卤化。根据数据统计,火灾中的伤亡事故有80%是由于火灾前期材料热解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使人窒息无法逃生所造成的,因此,在提高材料阻燃性的同时,应尽量减少热裂解或者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和烟量,改性塑料的无卤化技术必将成为阻燃材料发展的重点。
2、改性助剂新型化。改性塑料加工过程中,助剂往往对塑料最终性能起到决定作用。常规的助剂除了热稳定剂、抗氧剂、抗静电剂、分散剂和阻燃剂等之外,增韧剂、合金相容剂等对改性塑料的性能改进也将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未来“改性助剂+改性塑料”经营的模式将系改性塑料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3、改性塑料轻量化。汽车行业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低油耗、环保、安全舒适的汽车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在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上,虽然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方法有很多,但利用塑料来减轻汽车重量仍然是制造商的一项重要计划。改性塑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相对密度小、耐腐蚀性强等优点,是实现车身轻量化的主要材料。
4、改性塑料绿色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环境的持续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环保节约的诉求日趋强烈,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国内环保、绿色、可降解塑料相关政策的落地,持续推动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向绿色环保发展。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加快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循环利用,推进生物降解塑料的产业化与应用,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共识。
5、塑料的回收再利用。近年来,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对“双碳”和“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保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污染的排放、增强资源利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随着世界发达国家与大型跨国企业逐步重视再生塑料的处理与应用,聚焦于塑料再生和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这一理念,各国相继出台了如:欧洲的限塑指令、日本塑料回收再生目标和国内《“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再生塑料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在双碳政策的要求下,再生塑料市场规模迅速提升,每回收1吨废塑料,相当于减少1.5-2.2吨的碳排放,2021年再生塑料产值为1650亿元,预计到2050年全球再生塑料产值将会达到4800亿元,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的愿景是“用科技缔造环保型新材料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美好”,以“平台式树状管理、阿米巴裂变经营、颠覆式产品创新、产业链融合发展”为经营策略,围绕化工新材料业务,向产业链上游整合化工原料业务,向下游拓展应用产品,同时布局循环、降解业务,形成“三大板块、两个中心、一个平台”:
1、化工原料板块:2023年海德化工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可年产66万吨液化石油气产品。2024年公司安庆石化生产基地(一期)建成后可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公司化工原料业务未来将由阻燃剂、磷化学产品(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聚苯乙烯(PS,项目建设中)、液化石油气产品组成。
2、化工新材料之改性塑料粒子板块:加大研发投入,规范产品品类,增加规模化生产,减少小批量的定制化开发,提升改性塑料粒子的附加值,继续深耕节日灯饰、电子电器、汽车行业等应用领域。
3、化工新材料之塑料制品板块:汽车型材方面,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开发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阻燃零部件,扩大市场占有率;光学显示方面保持扩散板优势,同时增加导光板的投入,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导光板业务盈利;透气膜方面积极拓展自粘膜、保护膜业务,减少医疗防护服业务下降带来的影响,同时加大在卫生用品(纸尿裤、卫生巾)方面的应用。
4.以可降解材料为中心:打造从上游化工原料至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公司目前已在可降解材料PBAT/PBS的上游化工原料“卡脖子”环节、淀粉改性材料,淀粉基聚合材料,复合挤出膜材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有望在两年内实现可降解塑料的量产。
5、以塑料绿色循环为中心:以塑料的物理回收循环再利用为起点,最终实现化学回收。报告期,公司继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通过开展建筑模架、EPP循环保温箱和PP循环中空板包装箱的租赁业务,分别替代一次性木质建筑模架、白色泡沫箱和纸箱。公司生产的箱体不仅强度高可重复多次使用,破损后回收还可作为回收料添加入新箱体的生产,直至塑料性能老化,仍可回收降级生产为建筑模板使用。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再生PC粒子业务,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600万元。2023年,公司塑料循环业务有望实现突破性发展。
6、打造高的附加价值新材料孵化平台。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广泛布局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物制药薄膜、化学原料药产业化生产、洗衣凝珠膜、石墨烯导电导热应用、有机光伏等新材料前沿专利技术。未来将根据项目进展和商业前景择机孵化新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3年,公司将力争实现盈利收入的持续快速地增长,同时,进一步精细化运营,提升利润率。
(1)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一期)先期5000吨EPP(发泡聚丙烯)已于2023年2月建成,将为公司租赁业务提供EPP循环保温箱,同时生产汽车轻量化零部件。
(2)池州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将于2023年内建成试产,为公司增加5万吨无卤阻燃剂产能。
(3)安庆石化生产基地(一期)将于2023年内建成试产,年产量达20万吨聚苯乙烯,其中部分供应给常州奥智作为扩散板原材料。
(4)龙华化工2万吨五氧化二磷和10万吨多聚磷酸项目将于2023年完成2万吨五氧化二磷和5万吨多聚磷酸的建设。
(5)液晶显示器导光板、扩散板扩产项目将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项目落成后年产能约9.4万吨,导光板业务将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又一利润增长点。
(6)实施海德化工重整计划,平稳过度,检修设备,安全生产,充分释放产能,达成飞跃式发展。
近年来公司通过项目投资和企业并购,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按事业部制管理各项业务和子公司,财务方面统一调度,运营方面统一规划,既放权求发展,又监督促规范,努力提升经营效率,创造利润价值。
公司坚持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启动股权激励、员工跟投、灵活创业等各种方式吸引研发人才,鼓励核心技术人员与公司一起发展,享受股权红利,实现利益共担。提供存在竞争力的待遇吸引外部专家团队,为公司研发方向提供指导顾问意见。打造新材料孵化平台,为实验室产品落地中试乃至规模化量产提供有力支持。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天赐材料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发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聚石化学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