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宝藏粮油店:有人从青浦赶来买馄饨皮甜酒酿特别香价格“感人”

 2024-03-13 | 作者: 物流行业

  粮油店,留在很多上海人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正是上海粮油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上海,仅当时老静安就开了100多家粮店、油酱店、粮油综合店,几乎离家不远的地方都有一家。买米、买面、买杂粮,去粮店;买食用油、买酱油,油酱店,粮油综合店同时供应米面、食用油以及各类酒、酱菜、调味品等。很多粮店、油酱店、粮油综合店都以数字命名,“第一粮油”“第二粮油”……尽管辨识度不高,但经常来买的人绝不会记错,数字粮油店也成了上海人的一段专属记忆。

  经历市场化冲击、改制等变迁,绝大多数粮油店如今不复存在,以数字命名的粮油店更是几乎绝迹。不过,记者最近发现,在静安区,“第六粮油”的品牌被保留了下来,五家门店依然高挂着这块历经60多年风雨的招牌。如今的粮油店是啥样子,活得还好吗?

  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背后,位于威海路、陕西北路交叉口的,是“第六粮油”其中一家门店。陕西北路是静安区着力打造的“老字号一条街”,在一众老字号老品牌“簇拥”下,“第六粮油”的招牌并不起眼,很多经常路过的人,都不一定留意过这家店。

  便利店中卖得最好的零食、快餐食品等,在这里完全看不到。最显眼的五排货架上,是各种各样的酱油,再往里面走,是摆满辣酱料、酱菜、豆腐乳的货架,在这里还能买到小袋的桂皮、八角、花椒、大料以及盐、味精、糖等调味品。

  记者在货架上还找到一些怀旧产品:老上海人熟悉的“福牌”乐口福和麦乳精,还是铝合金桶装,还是红配黄、红配白的包装颜色,据说销售得很好;外面超市现在已很少看到的菠萝罐头、黄桃罐头,黄澄澄地浸在糖水里面,很是诱人。

  这里的“拳头产品”,当然还是各种米面粮油。收银台一侧的货架上,是一排排各种各样的面粉,制作各种面食使用。如,一款“古寺”牌的“上海水磨糯米粉”,店长程冬玲和记者说,这款糯米粉是做手工汤圆用的,采用江苏圆粒特级糯米经过浸泡加工而成,做出来的汤圆润滑、细腻。

  程冬玲又从冰柜里拿出一碗“糯米甜酒酿”。“外面卖的酒酿都带着大量水,但我们这款产品比较干,水很少,酒酿的量很足,而且吃口特别香。这样的酒酿,采用传统手工酿制方式,对制作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是第六粮油自己出品的。”程冬玲说。记者看看容量,有250克装,价格更是“感人”,才4块5,几乎是其他老品牌的五折、六折。

  南京西路商圈周边寸土寸金,前几年随着城市更新,一些私人民生小店被调整走了。陕西北路一带的居民想买些粮油米面,要走一公里左右,到大沽路的菜场去买,非常不方便。三年前,居民向区政府反映了这一情况。区政府很看重,由区属国企开开集团下属的第六粮油食品商店有限公司在现在的位置开设了这家粮油店:区别于普通便利店,以粮油米面、南北货等为主,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这时,一位上海老爷叔走进店铺,直奔收银台,让售货员帮他“称三斤馄饨皮,分三包装”。

  记者注意到,收银台旁放着一个“食品周转箱”,用有机玻璃罩罩着,罩子下面摊着四种宽窄不同的面条,分别是阳春面、龙须面、韭菜面、小宽面,以及大馄饨皮、小馄饨皮、水饺皮、烧卖皮,全都“裸着”,看着很新鲜。

  只见售货员戴上一次性手套,抓出一些皮子,上秤称量。面条与皮子称重卖,一斤3.5元。“这样的价格比小菜场要便宜近20%。”老爷叔拎着称好的馄饨皮,乐颠颠地走了。

  “我们的碱水切面皮子选用上海面粉,由‘第六粮油’自己的工厂加工,没有一点添加剂,当天加工、当天销售,绝不卖过夜货。”静安区第六粮油食品商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荣说。

  每天早上四点,位于海防路上的加工厂就开始加工,六点半前将新鲜出炉的碱水切面皮子送到陕西北路门店,七点开门时就已经有人来买了。

  “基本都是住在附近的老顾客。过年前,买的人最多,一开门到中午前都有人排队,碱水切面皮子被大家当年货买。”程冬玲记得,有年小年夜前夕,有人从青浦跑过来买碱水切面皮子。她一问得知,对方是以前住在附近的老居民,因为旧改搬到了另外的地方,但还记着这个老味道。

  除了常规的四款面条、馄饨皮和饺子皮等,第六粮油还根据季节增加产品品种类型。最近是夏天,店内新增了可制作冷面的面条,秋天时还会卖年糕。

  卖这些碱水切面皮子,“第六粮油”其实赚不了什么钱。以陕西北路店为例,碱水切面皮子的平均日销售量是100斤左右。销售额才350元左右,除掉原料、人工的成本,着实是微利。

  “但我们从始至终坚持做好这门生意,把卖碱水切面皮子当作店铺的招牌生意来做。”周荣说,“第六粮油”就是靠着卖粮油起家,从建店之初,做的就是几毛钱的生意。碱水切面皮子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卖了,几乎一天都没有间断过。因为老百姓需要、喜欢,这就是民生。

  “第六粮油”诞生于1958年,最早的门店位于今天的南京西路1009号(今天的凯司令旁边),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粮油零售店。

  彼时的上海,几乎各个区都有区属粮油店,按照数字排序的居多,基本上做到每个社区附近都有粮油店。

  第六粮油运营总监鲁光华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粮油系统工作。在他的记忆中,“第六粮油”店的生意当时始终都很好。“特别是周末,几乎从早到晚排队。要是来了品质好的米面,排队的人还要多。”

  当时在粮油店做售货员,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上海很多商品需要凭票购买。营业员在柜台前,要收票证、要收钱,还要量米:用上大下小的木头斗,从存米的不同方木桶中舀出顾客要买的米面,然后称重。

  “顾客在家中都算好了,该用几张票、多少钱。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全凭心算,速度还要快。不能算错一分钱,也不能多收一张票,要能和顾客心中算好的数字对上。当然也不能少收,收少了,我们自己得赔钱。”鲁光华说,人多的时候,我们售货员一天工作下来,手脚累得都抬不起来。

  在鲁光华刚工作的那个时代,“第六粮油”就流传着“一分钱一两面”的做法。“只要顾客进了店,即便只买一两面,我们也会照样服务。”鲁光华说,当时,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富裕,有的人家的粮票或者钱,可能就够买一两面。但只要他们开口,我们照样帮他们称,和对待其他顾客一样。

  后来,因为南京西路改造以及地铁修建,“第六粮油”搬离了南京西路,几经辗转,在1998年搬迁到今天的万航渡路629号;后又以此为总店,开出了四家分店。

  高峰时,老静安有过100多家粮店、油酱店、粮油综合店,都是按照数字号排序,“第六粮油”只是其中一家;但最终“第六粮油”这块牌子保留至今,而放眼上海,数字粮油店几乎绝迹,这是为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原来很多东西都买不到,大家才去粮店、油酱店、粮油综合店买,后来市场经济来了,市场上可以卖的商品多起来了。我们再经营一些较为单一的品种,显然不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鲁光华说,当时为响应国家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号召,“第六粮油”进行了经营业态的创新。

  原来的“第六粮油”采取的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1986年以后,引入了更多品类的商品,有食品、糕点、南北货等,还卖过软饮、长条面包。最“轰动”的是开过咖啡馆、卖过西点,老百姓进来看到了,觉得还挺新奇的。在销售米面方面,当时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推出了20斤装的家庭小包装,而且是包装好的,消费者不用再拎着米袋子来买。

  上世纪90年代,超市、卖场兴起,里面的商品应有尽有,对粮油店是巨大的冲击。当时,很多粮油店纷纷转制经营其他或者逐渐消失。

  这时的“第六粮油”也从南京西路搬到了万航渡路,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到了市井气十足的居民区,开始有点不适应,但为了走出低谷,快速调整了策略。

  “一方面,走连锁店发展的模式,开设新的分店;另一方面,在业态上,保留老的业态,大量引入周边居民日常所需的品类,如当时引入了三林熟食,引入了月饼、粽子、馒头等早餐,成了我们门店最创利的品类。”鲁光华说。

  市场永远在变化,24小时便利店早已遍地开花,第六粮油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

  “我们已发展出贸易业务,以粮油为主做代理商业务,也打造了自有粮油品牌‘古寺’,推向了市场。在门店方面,则更加聚焦民生服务。”周荣说,五家门店,定位于社区便民服务店,且“一店一策、一店一景”。如有的店因为周边商务楼和社区,引入了宝藏茶饮;有的店被商品房社区环绕,引入了网红咖啡;有的店地处老式居民区,引入了黄金菜馒头等网红点心。门店还与各个社区紧密联系,将粮油米面等特色产品直接送进小区,打通了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只要始终怀着便民利民为民的想法,无论什么时代,总能生出新的创新,这可能是‘第六粮油’的生存之道。”周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