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门发文推广物流周转箱 箱箱共用战略布局的“先手棋”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推广应用标准化物流周转箱,快速推进物流包装绿色转型。
《通知》要求,充分认识推广应用标准化物流周转箱的重要意义、加快完善物流周转箱循环共用体系和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和配套设施建设三方面入手,大幅度减少一次性包装物用量,实现物流包装可循环、减量化。
众所周知,现代物流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之提供有力支撑,应与国内生产消费和国际进出口贸易之间相协调。而智能物流周装箱的循环共用正代表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它承载的不单单是商品,更是整条供应链中的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与八部门通知中的具体举措不谋而合,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包装设计与制造,并提供运营服务和循环管理SaaS的全产业链物联网企业。
箱箱共用通过“包装+服务+数据”一体化战略,已搭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效循环体系。
通过20年的产业实践,箱箱共用构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护城河”。截至2020年,箱箱共用拥有全球发明专利总数796项,中国发明授权专利95项,PCT国际申请113件,已有90件发明专利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等国家授权,具备各行业智能循环物流包装研发和低碳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在智能循环物流包装领域的专利保有量已居世界第一,箱箱共用通过技术专利“护城河”成就面向全行业的定制研发能力。
对于通知中推进物流周转箱循环共用试点示范部分,业内专家这样认为,未来的物流包装产业将会和和快递服务网点一样,需要覆盖全国的中心仓、前置仓、上下游服务网点,实现物流包装在供应链上下游网点高效循环与共用。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20年底,箱箱共用已在全国200个城市部署了30个中心仓、2000家上下游服务网点。
箱箱共用自主研发了“数智+”循环管理SaaS平台,帮助用户打通物流包装、运营网络和上下游网点之间的数据孤岛,不但可以实时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包装资产盘点、货物轨迹追踪、风险预警、BI驾驶舱、AI辅助决策等数字化服务。
不仅赋能用户实现了其“高循环率”和“低丢失率”的管理诉求,加速推动用户减少对一次性包装的依赖,更通过创新“数字化管理+共享租赁服务”,全方面推进物流包装的循环与共用。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积极践行者,中国已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鼓励带领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截止2020年,已有近2000家国际国内知名的散装液体、汽车配件、生鲜冷链、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都选择了箱箱共用。其中不乏博世、欧莱雅、沃尔玛、中粮、强生、伊利、长城汽车、万华化学、盒马等多家头部品牌。
锦缎研究院分析: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碳”理念驱动下,物流包装将成为服务碳中和的“基础设施”。
时代浪潮下,先行者先达。站在碳中和新周期开启的历史“风口”,驰骋在碳减排的产业物联网全新赛道,箱箱共用不仅以创新技术高效提升了物流包装循环供需效率,未来,还将持引领产业绿色升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注意:遵守《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广告性质的评论会被删除,相关违规ID会被永久封杀。